查看原文
其他

年度论坛 | 回顾 “Not Just a Tool: 技术与社会”



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第十二届年度论坛于2023年5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举办。

本次论坛以“NOT JUST A TOOL:技术与社会”为主题,邀请了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类学、法学、文化遗产保护、哲学等多个领域的嘉宾参与,共同探讨了技术与社会的双向塑造。



前情回顾


年度论坛 | Not Just a Tool:技术与社会

年度论坛 | 活动变更通知


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年度论坛于2011年首次举办,旨在汇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行业的杰出领袖以及兼具理想和才华的优秀青年人,就当代中国与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共同进行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以期推动中国社会的创造性转型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对话。


技术绝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它带有天生的倾向,从古至今,每一种技术的出现都以各自的方式塑造着特定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然而在我们的时代,科学技术似乎在人类认识层面占据了统摄地位,鲜有能与其抗衡的力量。面对恣意发展和使用技术的时代趋势,我们认为人类有必要深思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在如今这样大多数人相信并期待技术,技术也似乎越发成为一种不可挑战的霸权的时代,我们又该立足何处对其进行反思?进一步思考,当今社会的种种弊端真的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吗,人类会不会无意识地将过去美化,人与技术的未来又会走向何处?


5月26日下午


蒋岳祥老师作为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责任教授,为本次年度论坛发表开幕致辞并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他指出,从古至今,每一种技术的出现都以各自的方式型塑着特定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类使用技术的同时,技术也塑造着人类。蒋老师还提到,在高速变化的社会中,文化可能会是人类需要的答案。自此,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第十二届年度论坛拉开帷幕。




周耀辉老师是著名作词人,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教授。他带着自己独有的浪漫,将自己的新作化用为“亲爱的AI,教我如何做一个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致的演说。耀辉老师分享了AIGC在艺术领域的运用成果,点出社会应对技术变革时应当注意的诸多问题,例如版权安排与作品归属、语言模型与文化价值、演进与选择等。他启发同学们思考:面对演进(evolution)时人们是否有选择的空间?过程与成效间、效率与快乐间的取舍是否应当发生改变?

耀辉老师与在场同学们共同探讨了AI时代的社会转变。他鼓励大家透过AI思考人类的独特价值,通过共享、共信、共建,从一个人走入一群人




朱剑峰老师立足医学人类学、科学技术人类学研究,为同学们带来了具有科普性质的讲座“制造‘希望’的辅助生殖技术”,带领大家从人类学角度看待生殖技术的文化意义以及日常实践。讲座以生动的案例展开,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医疗过程中的性别问题、医疗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双向互动、有关辅助生殖技术的争论




5月27日上午


关注视觉创意的庄以仁老师与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裴唯伊女士带来了一场圆桌会谈。庄教授认为AI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媒体,但控制它并与其交流的难度,都比当下的媒体更高。AI如一个封装万物的箱盒,社会文化、经济等数据皆尽在其中,因而掌握模型也意味着拥有话语权。此外,他坦言了自己对于未来社会形态的看法:在AI可以达到某些领域的专业水准的情况下,两极分化将日益严重,因此人们仍需学习,其中关键在于creativity——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他人无法增加价值的领域上增加价值的能力



在时间与空间的焦点面向未来,生生不息。

庄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览虚拟数字空间,而裴女士则重新回到物理空间,讲述数字科技与文化古迹的融合。她提到,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既要考虑遗产的本体安全和历史价值,也需要在变动的社会当中重寻立足点,而数字技术正是推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力。接着,裴女士以北京钟鼓楼为案例,讲述了北京鼓楼展览以建筑本体为核心展品的策展思路,以及如何通过不同数字技术的运用,解决不可以动文物有限空间和丰富内容之间的矛盾,同时衔接历史空间与博物馆的双重身份。这一方式将宏大的建筑话语与鲜活的个体情感相结合,展示了过去与今天、国家与个人、建筑与声音的多元内涵,使文化遗产在当代语境下得以续存,完成可持续活化利用和公众传播的良性循环




5月27日下午


周博群老师聚焦机械技术对古代哲学之影响,为同学们带来了“古代思想中的机与机械”之探讨。周老师从庄子之言“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引入,梳理了古代社会(主要是先秦时期)中“机”的概念与意涵;他认为“机/几”作为一个隐喻,意味着微小的努力可以带来巨大的成效或后果。这种“蝴蝶效应”式的现象也是战国社会的缩影。旧的秩序和权力结构崩溃之后,社会进入一个混乱的、充满“机”(机会/危机)的真空时期。在诸侯国的竞争中,人人争取放大自身行为的功效。与此同时, 不同气质、不同取向的思想流派对“机”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儒家、道家对机的危险性提出警告,但是兵家、法家主张利用机去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庄子》中“机心”的现实土壤,也是古代的“机”和现在意义上的机械的不同之处。



哲学出身的修新羽女士是中国作协、中国科普作协成员,她为我们带来了“想象‘电梯’——从科幻构建的未来细节谈起”的分享,从“科幻可以预测未来吗”、“科幻是什么”、“科幻能做什么”三个方面展开,带领同学们深入思考科幻写作反映出的社会变迁。她认为,科幻并不是预言未来,而是召唤出我们想象的未来,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可以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时代。




5月28日上午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戴昕老师胡凌老师与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沈伟伟老师就法律如何回应技术革新与社会变迁展开了圆桌对谈。



戴昕老师首先进行了“技术信任及其后果”的主题分享。戴老师认为人们易被偏重技术之弊的危言所引导,这可能会阻碍技术的有益应用与推广。他系统又反直觉地解构了主流的隐私风险与算法歧视话语,带领大家反思了技术不信任的社会损失。接着,胡凌老师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切入,以“作为生产方式的技术及其法律回应”为主题进行了分享。胡老师建设性地提出了通用型技术与专一型技术的分类,指出“信息技术是一套生产组织”,整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对信息经济的生产关系、效率、负外部性等方面进行剖析,辅之以历时性维度的思考,强调流动性与整合性的平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沈伟伟老师带来“技术、知识产权与网络文化生产”的主题分享。沈老师以“让学”作为讲座的开头,循循善诱、风趣自然,他对创作为“恰饭”、“恰饭”靠版权、版权仅仅涉及财产权三大前提的解构,让同学们意识到现行知产制度亟待更加深入的反思。他对版权与文化领导权的关系所作的解读,突破了同学们对版权的认识边界,带领大家回望宪法中文化表达自由、政治表达自由的张力,推动大家进一步思考当代语境下知识产权制度的去从。



5月28日下午


赵俊博老师带来了以“大语言模型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讲座,从科学家和创业者的视角讲述了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当前能力与未来可能的影响,启发我们从信息获取、人机交互、设计、教育、游戏等角度认知这项技术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在问答环节中,赵老师还与同学们就模型训练中数据的重要性、大模型落地中的工程挑战、中国大语言模型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艺术形式、职业选择、自我认知、社会交往……人们的生活正在被技术飞速改变。然而,人类对于技术塑造社会的能力却所知甚少——尽管技术仍旧蓬勃而汹涌地增长着。因此,如何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也甚为紧迫。本次年度论坛邀请了各位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带领同学们从各个切面探讨技术与社会的命题,反思技术带来的诸多利弊与变革。人与技术的未来将会走向何处?以此为契机,就让我们从这个节点出发,不断行进、持续思考。







文案 / 赵思琦

排版 / 陆驾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